JCO:COAST(开放、II期、多中心研究):Durvalumab单独或与Oleclumab或Monalizumab联合用于不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
COAST是一项关于Durvalumab单独或与抗CD73单克隆抗体oleclumab或抗NKG2A单克隆抗体monalizumab联合作为巩固治疗的II期研究。
CD:中国科学家打破肝癌免疫治疗耐药困境!复旦大学樊嘉院士/朱棣/徐泱团队揭示IFN-α增强抗PD-1治疗机制
在全球范围内,肝脏肿瘤(肝细胞癌,HCC)发生率持续增加,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重要因素[1]。有预测显示,在2025年以前,每年将有超过一百万新增HCC患者[2]。
mBio:碳青霉烯耐药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
高耐药的发生是由于插入序列IS26介导的包括blaKPC-2基因在内的多重耐药(MDR)区动态且不稳定的扩增导致的,这种机制可帮助细菌来逃避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攻击。
JCI:一名肺癌患者竟然出现四种耐药机制,KRAS真是难对付
这个研究初步探索了KRAS G12C抑制剂获得性耐药的分子特征及潜在机制,发现耐药肿瘤中KRAS G12C突变等位基因频率降低以及MAPK通路重新激活。
靶向ELFN1-AS1和EZH2的治疗药物在细胞存活和奥沙利铂耐药方面的潜力
结直肠癌(CRC)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,也是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。根据一项估计,2020年有190万例结直肠癌病例,超过93.5万人死亡。
核糖体生物发生:肿瘤转移和治疗耐药的中心角色
核糖体是由核糖体RNA(rRNA)和核糖体蛋白组成的复杂集合,其功能是信使核糖核酸翻译机。这些检查点和通路的扰动可能导致核糖体生物发生的过度激活。新出现的证据表明,癌细胞含有一类特殊的核糖体(核糖体),它促进致癌基因的翻译程序,调节细胞功能,并促进新陈代谢重连。
靶向HIF-2α或是一种有前景的乳腺癌化疗耐药治疗策略
实体瘤微环境(TME)常以缺氧为特征,可促进乳腺癌细胞(BCS)向乳腺癌干细胞(BCSCs)转化。这种转化对乳腺癌具有治疗抵抗力,限制了临床治疗的益处。低氧诱导的转录因子,包括HIF-2α(也称为epas1),通过在低氧条件下激活多个转录程序,在调节肿瘤细胞干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帕博利珠单抗用于辅助治疗IB-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患者的研究数据公布
该研究旨在评估PD-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对比安慰剂,联合或不联合辅助化疗,用于IB 期(T≥4 cm)至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患者手术切除(肺叶切除术或全肺切除术)后辅助治疗的疗效。
Journal of Hepatology:复旦附属中山医院团队破解肝癌对PD-1抑制剂耐药之谜
免疫检查点阻断(ICB)治疗,尤其是PD-1/PD-L1抑制剂,给很多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[3]。但是临床试验显示,PD-1抑制剂单药并没有给HCC患者带来显着的临床收益(临床试验注册号:KEYNOTE-240、CheckMate-459)。有研究表明,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肿瘤对PD-1抑制剂的耐药性[4,5]。所以我们迫切需要了解HCC